
古代音乐五音调系统在五行学说的指导下应用广泛,通过用不同音阶音色来影响情志,从而作用于五脏,改善健康,是为“中医五音疗法”。五音是指古人对五声阶名的称谓,即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这五个音阶,就是《周礼-春官-大师》中的“皆文之以五声,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”。中医五音疗法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,《吕氏春秋—古乐篇》中关于“昔陶唐之时……民气郁阏而滞着,筋骨瑟缩不达,故作舞以宣导之”的记载可以视作中国音乐疗法的初现。到春秋战国时代,随着以《礼记—乐记篇》和《黄帝内经》为代表的关于音乐治疗的成熟理论出现,早期中医五音疗法开始形成基本完备的体系。
查看更多 +